“每年接听咨询预订电话30000余次、通话时长超100000分钟;每年提供遗体接运服务10588次、平安行驶302083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近8圈;每年举办告别仪式6478场,提供整容服务4891次……”春和景明,礼敬生命,昨天下午13点,八宝山殡仪馆举办第六届开放日活动。活动在严格遵守疫情防控前提下,围绕“公益惠民、人文关怀、礼敬生命”的主题,通过启动仪式、视频展示、诗歌朗诵、主题宣讲、实地参观等环节,全方位展示八宝山殡仪馆的新理念、新服务、新技术。今年,该馆内服务亮点频现:推出65项惠民便民举措;成立本市第一个女子火化班组——“火玫瑰”班组,4名女火化师平均年龄只有24岁;本市唯一一个特体火化炉投入使用,彻底解决了超高、超胖遗体火化问题。
惠民殡葬
惠民举措增加至65项
全面覆盖治丧各环节
近年来,八宝山殡仪馆不断践行“公益为民、殡仪惠民、宣传便民”理念,进一步扩大惠民服务举措范围,在已有21项惠民便民服务举措的基础上,今年新增了44项更有力度的惠民政策,达到65项,全面覆盖治丧服务的各个环节。包括免费为低保和优抚对象提供殡仪服务组合、免费提供一般整容服务、免费提供黑纱白花、免费提供骨灰袋、清明重点日免费为祭扫市民提供新式悼念服务等29项免费服务项目,以及提供WIFI服务、提供一次性医用口罩、提供心语抚慰服务、设立便民服务站、清明期间提供时空邮箱、寄语墙、黄丝带等祭扫用品和提供水桶、毛巾祭扫工具等36项便民服务等等。
同时,为了更大力度地惠民,八宝山殡仪馆还降低殡葬用品售价,下调了49种市民选择较多的鲜花、绢花制品和小丧葬用品的销售价;在现有鲜花制品最低价的基础上,至少推出四档价格更低且物美价廉的鲜花制品,确保丧葬用品降价不降质。殡葬用品提供方式也得到了持续优化,一方面,增加鲜花制品租赁服务,租赁价格约为销售价格的一半,在满足群众多元化服务需求的同时降低市民的丧葬费用支出;另一方面,加强对小丧葬用品收费项目和内容的优化,践行“精简实用”的服务理念。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保证在突发状况下能够有效对群众进行救治,八宝山殡仪馆在业务室、业务接待办理处以及老山骨灰堂三处人员密集服务场所和机关楼安装了4台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并对一线职工进行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及AED使用培训,以保障治丧家属及工作人员的生命与健康。
人文殡葬
64名女性职工服务一线
女火化师讲述温情故事
人文殡葬也是八宝山殡仪馆不断追寻的理念之一。尤其是“巾帼不让须眉”,全馆64名女性职工服务在遗体接运、沐浴、化妆、告别、火化等各个环节,用女性特有的温柔、细致、坚韧等品质,送逝者走好最后一程。除了声名远播的心语抚慰工作室、青清女子工作室之外,今年八宝山殡仪馆火化室还成立了“火玫瑰”班组,这是本市首个女子火化班组,目前有4名火化师,平均年龄只有24岁。
据八宝山殡仪馆火化室主任魏童介绍,这四朵“火玫瑰”能根据家属需求,为逝者提供小型的炉前送别服务。献花、念悼词、鞠躬……“火玫瑰”们以女性特有的温柔、细腻服务,送逝者走好最后一程。“以前我们火化室的业务偏向技术,现在火化室业务也会接触到家属,通过女性力量的加入开展炉前送别,也让服务更加温情、更加人性化。”
“到今天为止,已经是我成为女子火化师的第898天,在这些日子里,我为白发苍苍的老人送行、为稚嫩可爱的孩子送行,也为像我一样处于花样年华的年轻女孩送过行。随着对火化工作的了解越来越多,我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也更加深刻。火化工作,让我知晓了生死之间不仅仅是生命逝去的悲痛,还有生命的寄托和延续。这也让我更加懂得尊重生命,理解殡葬无小事、视逝者如生者的重要意义。”在本次开放日的主题宣讲环节,女火化师云小林讲述了自己在一线工作的体会。
2018年,云小林成为八宝山殡仪馆火化室的实习生,实习第一天,她的师傅高原花了一个多小时时间,努力为一个不满四周岁的小女孩留下了骨灰,给予她的父母以最后的慰藉。“每一次火化都是完成一个家庭的嘱托,都是一次人生终点的陪伴,也是从那一刻起,我深深地爱上了这个职业,并立志成为一名合格的火化师。”云小林说。此外,八宝山殡仪馆还设置了本市唯一的一个特体火化炉,彻底解决超高、超胖遗体的火化问题。据魏童介绍,这个火化炉是重新设计改造的,炉膛的长度由原来的2.2米增加到2.5米,宽度由原来的0.8米增加到1.2米,高度由原来的0.7米增加到1米,这就加大了火化炉的容积,总投资将近60万元。
绿色殡葬
19台火化炉均实现尾气处理
余热重新再利用节能又减排
长期以来,八宝山殡仪馆推崇绿色生态殡葬,在多个领域践行绿色环保理念。目前该馆共有火化设备19套,所有设备均为国内最先进、国际领先的火化设备。2016年,为每台火化炉均配备了单独的尾气处理系统,在尾气污染物排放减量化、减少烟气排放对环境影响、杜绝二次污染产生等方面立竿见影。经权威部门检测,排放标准达到并且超过北京市地标要求,为全国最低排放水平。通过增加通风量,对粉尘及异味进行收集,减少粉尘及异味排放,使室内空气更加洁净,降低了火化师的劳动强度,也保护了工作人员身体健康。
其次,实现热能回收利用,并在较大程度上减少了浪费。通过对原有火化设备设施的环保改造升级,将尾气处理设备产生的余热进行回收再利用,满足了馆内职工的用水需求,又实现了冬季馆区15000平方米建筑用房供暖需要,极大降低了燃料消耗成本。经测算,每年提供热水12524立方米,每年减少天然气用量218640立方米,100%替代洗浴锅炉和电热水器,每年节约电力消耗15819千瓦时,折合成标准煤291390.86吨,实现了节能减排。
为践行绿色殡葬理念,八宝山殡仪馆还推出了新型骨灰安葬方式——望云珠。这是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将逝者的骨灰、头发或者指甲加入天然宝石,并进行科学配比混合,再经高温加热、真空紫外线消毒、恒温风干等物理手段,研制成达到有机宝石硬度、可永久保存的思亲晶石,制成项链、摆件等饰品,密度高体积小,美观且不会风化变质。此举在践行节地生态安放理念的同时,也能让逝去的亲人永远陪伴在身边,打破了空间束缚,方便怀念和祭奠。
便民殡葬
为家属提供远程代祭服务
追思祭奠不因疫情而中断
在便民殡葬方面,今年八宝山殡仪馆也有不少创新之举,将预约祭扫、家庭代祭与网络代祭相结合,为疫情防控下的清明祭扫注入暖暖浓情。3月29日下午,八宝山殡仪馆老山骨灰堂举行了一场主题为“云上缅怀、水溶相思”的代祭仪式,为无法亲自到达现场祭扫的家属代为祭奠亲人,活动中还采用了该馆创新研制的水溶纸花,用纸船、莲花、信笺传递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从今年清明节起,老山骨灰堂专门设置两间祭祀房间,环境典雅,内设水系,利用可降解的水溶纸花,由礼仪人员引导逝者亲属进行“惠风润祀”环保祭奠礼。
清明节祭扫未因疫情而中断,八宝山殡仪馆继续提供代祭服务,通过亲人预约授权,服务人员准备灵前祭祀物品,采取现场擦拭格位灰尘、手捧鲜花三鞠躬、辅以告慰旁白等形式,呈现祭扫追思过程,并将照片回传给家属。
对于前来现场祭扫的家属,八宝山殡仪馆开通骨灰堂祭扫服务预约电话,并依托2022年清明节祭扫预约登记系统,采取每日分时段预约、分时分批限流祭扫服务形式。该馆在清明期间也将继续开展“百万鲜花免费送”“鲜花换纸钱”活动,为现场祭扫群众免费发放鲜花。
文/本报记者 蒋若静
摄影/本报记者 魏彤
评论列表 (4条)
2022-06-11 03:52:53
It said the programme will have a perpetual tenure and the proceeds raised would be used to finance or refinance TSM’s existing or future Islamic financing, including the outstanding sukuk issued under TSM’s existing Sukuk Murabahah programme of up to RM1.2bil.挺轻松的,很需要
2022-04-23 00:10:47
王校长果然是财大气粗,说话都不带喘气的,有钱人的世界我们永远不懂。给朋友看看